今天在一個志工媽媽的場合,聽到校長提到「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2018」(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,簡稱PISA),台灣學生「閱讀表現」在參與的79個國家/地區、60萬受測學生中排名第17,而關於「害怕失敗」的測驗,亞洲國家對失敗的恐懼最大,其中,台灣學生是全世界「最害怕失敗」的。其中包含:
1.當我失敗,我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。(When I am failing, I worry about what others think of me) ※在意他人眼光更甚於自己 2.當我失敗,我怕其實自己沒天分。(When I am failing, I am afraid that I might not have enough talent) ※怕自己不夠好、不夠完美 3.當我失敗,我會質疑自己的未來規劃。(When I am failing, this makes me doubt my plans for the future) ※失敗後的自我懷疑和否定 當我聽到校長報告中注意到政策影響執行面,例如:某長官說某個學校怎麼可以有這麼多C級學生,連帶的週圍學校紛紛致力於減少C級學生,並標榜戮力於培養更多A或B級學生。而這位校長卻能很清楚自己與教育理念上的界定,不被焦慮帶著走。 這就是Bowen家庭系統理論提到的社會情緒歷程。當長官幾句話導致校方高層引起焦慮,為了立即看到結果和短期表面績效,於是以情緒性決定來解決眼前問題(用各種立即收效方法減少C級學生),然而權宜之計並未符合事實所需(未實際了解C級學生困境或需要,給予適當教學和處遇),卻使問題更加嚴重(立即性方法導致學生擔心失敗、在意他人眼光、離開校園增加社會問題)。 我很開心在學校能遇到這樣一位校長注意到此問題,那代表這個學校系統將會在意孩子的學習效能和內在素養,加上志工媽媽們努力實施EQ教育,看到媽媽們很努力的從學習而慢慢練習內化,進而知行合一,這個過程肯定有很多自己課題上的挑戰。然而,這正是給孩子們最好的示範,「看見過程的努力,夠好就好,相信會越來越好。」,這個學校的孩子真有福氣。❤️ #Bowen家庭系統理論 #社會情緒歷程 相關報導取自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128373?fbclid=IwAR2NszNtZ9HhHbGsmg_lXwDNkHK3AHyRDbLJxmMHncJmFTHG5HTqgQQR7Ec
1 評論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