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大家健康雜誌網站
https://healthforall.com.tw/?action=article_in&id=5400&fbclid=IwAR1p2U3Fq-T51_QGXnAmAJ0Uy6tYpiskoAouILNB_VzaHCAiXc3yJXJ2wFI 採訪整理:楊瑞秋、圖:火神的眼淚FB粉絲頁 消防職人劇《火神的眼淚》一劇,由溫昇豪飾演的邱漢成「邱sir」,在消防工作上出生入死且陷入高壓、高工時的環境,還得面對妻子照顧兩個小孩子力不從心的壓力,讓邱sir陷入要婚姻還是要工作的取捨。這樣的案例,其實在現實社會層出不窮,到底「工作」、「家庭」該如何「平衡」?如果忙於工作忽略經營夫妻關係,又該怎麼挽回婚姻? 杏語心靈診所諮商心理師林佳慧說,每對夫妻都會有自己因應衝突的方式,他們會在關係中培養出兩人一起面對衝突的模式。不過,一般伴侶在衝突的時候,很容易變成「一追一逃討」,例如:原本太太追著先生要答案,一段時間後,太太不追究了,就輪到先生,直到兩個人都不想追逃討,想放棄了,可能是達到關係相處的「恐怖平衡」,或也就是以「離婚、分手收場」。 夫妻間難解的怨懟 最好讓專業來化解 以邱漢成夫妻為例,在劇中,邱漢成一句「家裡怎麼這麼亂」,對於每天都要「一打二」照顧小孩的妻子來說,正是踩到情緒大地雷,當時邱漢成始料未及的是,妻子在前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,必須照顧兩個發燒、感冒且鬧脾氣的小朋友,雙方因此爆發衝突。 上述是破壞關係的互動模式,或許看似雙方都很努力,但對於問題的根本並沒有解決,林佳慧強調,「夫妻長期面臨這樣的狀態,一定要找專業的諮商心理師聊聊」。 像邱漢成這樣的伴侶關係,已然形成一種「破壞的互動模式」,在夫妻的角度裡面,用盡全力解決問題,但始終無解,「這時候不就要找專業?難道要繼續讓兩個人受不了嗎?早點找專業就是一個突破口」林佳慧說。 在衝突中,嘗試冷靜理解對方情緒背後的真實想法 邱漢成提到「家裡這麼亂」,只是講出一件事實或現象,但太太聽到耳裡,會覺得是被指責,因為這是「情緒」帶出來的想法,就會有情緒化的反應。 很多衝突來自於急著解釋自己的困難或苦衷,每個人內在都期待別人理解跟看見,太太要的是,「老公你有沒有看見妻子一打二的辛苦?」當太太情緒升温時,如果邱漢成能穩住情緒,當下別急著替自己解釋,而是先好好思考太太在情緒的背後,真實想表達的是什麼,幫太太回到理智,雙方才有辦法好好討論事情。 如果當下自己也情緒暴漲,可以先「離開現場」,離開「壓力源」,幫助自己冷靜,但離開前,要先跟對方講一下,先分開一下、各自冷靜一下,以免太衝動甩門就走,反而造成另外一種傷害。 「關係是互動來的,不是單方面造成的」林佳慧說,如果邱漢成的消防隊,有開「情緒壓力」、「親密關係」或「親職教養」講座,或許可以讓自己多一點知識,因為面對壓力,要有知識跟技術處理。 假如邱漢成能夠理解太太怎麼了,反而給太太不一樣的反應,例如,抱一下、安慰她一下,太太反應不會這麼大,而太太也可以上課幫助自己。關係的樣貌,是兩個人一起貢獻出來的,不是單方面形成的,其中只要有人願意用不一樣的方式反應,就有機會跳脫破壞關係的慣性模式。 【情境題】:忙於工作忽略經營伴侶關係家庭, 導致丈夫竟嫖妓,該如何挽回婚姻? 成功挽回關係 (本案例資訊為情境模擬,如有雷同純屬巧合) 當家庭與工作已經失衡,甚至婚姻陷入瓶頸,該怎麼翻轉?林佳慧回憶起,在諮商過程中,曾經有位人妻,在知名上市外商公司工作,工作時間很長,但工作薪水和福利很好,因此婚後也沒有辭掉工作,一切都都在軌道上,她認為,各忙各的,一切都非常完美。 結果某天發現,先生手機簡訊裡面竟然有招妓訊息,讓她相當難受,不過,她並沒有馬上跟先生攤牌,而是先尋求諮商心理師的協助,也了解到先生和自身的原生家庭背景、溝通模式存有差異。 由於先生的個性壓抑,遇到不順心的事不會說,因此當情緒、壓力沒辦法抒解時,可能就想藉由找生理、或心理或上的社交症狀來轉移壓力。 當妻子慢慢能夠理解先生發生什麼事時,她寫了封信給先生,選擇不戳破,而是專心回到伴侶關係的問題上,討論兩個人的相處,把她所觀察到的兩人互動問題講給先生聽,依先生的反應來溝通,一起面對夫妻關係中的問題妻子選擇不也沒有再看到手機上,有沒有任何聯絡招妓的事情,而是努力維持經營伴侶關係、相信先生。。後來夫妻關係回到原本的親密狀態,彼此更加坦承,而招妓這件事反而成為不需要處理的問題, 雙方適時溝通與調整 讓關係穩定 「我們其實都要學會思考,讓自己的思考面向更廣一點,不是只有針對單一事件」林佳慧說。要學會平衡工作和家庭,思考的時候,不是只考慮自己,還有太太、小孩、同事,或是兄弟姐妹、爸爸、媽媽,公公、婆婆,彼此會有很多關係,而這些關係往往會希望我們可以「交出自我」來進行交換。 例如,上班時要符合公司的規定,上司的要求,來交換的薪水升遷與福利。伴侶也會交換,我做另一半喜歡的事情,以交換出關係中的和諧平等,因此在思考家庭工作如何平衡時,必須要明白自己在生活中某個角色的原則,如果做到什麼程度,就會超出能力範圍,並適時與對方溝通,但不要執著於自己的想法,溝通時聽聽對方的想法,並且願意調整。 在不斷調整過程中,就會較知道該如何取捨,讓伴侶關係可以穩定一點,而不是一直在「一追一逃討」。
0 評論
發表回覆。 |